今天给各位分享心理健康课时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心理课健康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教师每周课时标准
1、教师每周课时标准如下:普通高中教师:每周工作量设定在10到14节课之间。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0节课;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每周12节;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课程每周14节课。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每周课时数不得少于10节。
2、小学教师每周课时量为14至18节,语文、数学每周14节,其他专任教师每周18节。周课时数的下限是以语文、数学课为标准确定的,其他学科教师周课时数折算标准及学校管理人员、职员的工作量则由学校根据满负荷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对于班额较小的村、完小,周课时数将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普通高中教师每周课时量应为10至14节。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0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每周12节,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信息技术每周14节。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每周课时量不少于10节。 初中教师每周课时量应为12至16节。
4、至于小学教师,其每周工作量则在14至18节之间。其中,语文、数学教师的工作量为14节,而其他专任教师的工作量为18节。所谓课时量,是指教师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脑力、体力劳动,包括备课、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个别辅导、技术设备维护维修等。
5、教师每周课时标准如下:普通高中教师: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0节课。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每周12节课。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每周14节课。若担任班主任,则周课时不少于10节。初中教师: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2节课。
小学一学期有多少节心理健康教育课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数量因地区而异,通常在一学期中少于10节。学校课程表包含必修和选修课程之外,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尽管未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做出明确指示,各地和学校安排有所差异,但一般而言,小学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时量不多。
一年级:每周2课时,每课时40分钟,二年级:每周2课时,每课时40分钟,三年级:每周2课时,每课时40分钟,四年级:每周2课时,每课时40分钟,五年级:每周2课时,每课时40分钟,六年级:每周2课时,每课时40分钟。
要求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专题系列讲座,每学期不少于8学时,课程应以活动为主,防止学科化倾向。高校面向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应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以面授为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技巧?(1)强化法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四川省教师课时量标准
1、在中国四川省,教师的薪级标准具体如下:小学教师的基本工资为3000元,初中教师的基本工资为3500元,高中教师的基本工资为4200元,大专教师的基本工资为4800元,大学教师的基本工资为5500元。这些标准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进行适时调整,确保教师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例如,教师完成规范性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学时将按课程总学时计算;主讲或听讲者都有对应的学时计算标准。教育活动的学时计算细致分明,包括参加学历提升、教研活动、竞赛获奖等多个方面,并强调同一活动成果不能重复计算。
3、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待遇:基本工资:教师按照教师资格定:小学教师3000元,初中教师3500元,高中教师4200元,大专教师4800元,大学教师5500元。(大概薪资水平,随国民经济增长)教龄工资(含工龄):每年80元,随着教龄增长。
4、根据四川省的教师薪级标准,基本工资的确定基于教师的资格等级:小学教师的基本工资为3000元,初中教师为3500元,高中教师为4200元,大专教师为4800元,大学教师为5500元。这些基本工资将随着国民经济增长而相应调整。此外,教龄工资也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按照每年80元的标准逐年递增。
心理健康的教育教案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注意特点、培养自己的注意能力。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听讲,教师讲相同的内容,为什么学习的效果不一样呢?这除了与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还与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有关。
2、心理健康教育自信教案如下:课程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自信的重要性,认识到自信对个人成长和面对挑战时的积极作用。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点,消除胆怯与自卑,树立积极向上的自信心。 能力目标:学会建立与巩固自信的具体方法,能够在生活中持续应用。
3、教学目标 认识烦恼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了解烦恼对个人情绪、学习和生活的消极影响。寻找拥抱快乐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并实践积极应对烦恼、培养乐观情绪的方法。学会帮助他人和自我调节烦恼:培养学生互助精神,掌握自我调节烦恼的技巧,提升心理素质。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调解烦恼的技巧,寻找快乐的方法。
4、学会宽容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教学目标: 掌握宽容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做到相互理解与支持。 提升理解与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文章结构与有力说理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和劝说的能力。
5、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怎样正确面对学习压力》的核心要点如下:背景介绍:授课对象:某市重点中学七年级学生,处于成长关键期。问题现状:学生普遍面临学习压力问题,对有效应对压力的方法认知不足。学校资源:已设立心理咨询室,但学生利用不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