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圈女神经
文|曲艳丽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改革25条之后,第一个落地的就是‘浮动费率基金’。
5月23日,26只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基社区老师做图如下:
打擂台什么的最好看了!笔者将其粗略分为三个派别:
第一大派别,基本盘选手。这一类选手的特征是,本身就是对照着基准做超额收益的。无论浮动费率基金、还是薪酬与业绩基准挂钩,简直是为他们而生的。
典型如华夏基金王君正、富国基金孙彬等。
举个例子,华夏基金王君正就是从做工银瑞信金融地产混合起步的,金融地产、医药、食品饮料就是他的基本盘。他明确表示过:‘只有在他重点研究的几个行业,才会实施比较大幅度的偏离。其他行业都尽力坚持贴近基准的行业配置。’一句话道破基本逻辑。
富国基金孙彬更是,以超级主动的姿态做指数增强产品。广发基金王明旭所谓的‘均衡风格’也勉强归为这一类。
第二大派别,成长股选手。其实很好理解,基金经理薪酬和业绩基准挂钩之后,会有一部分人可能更倾向于一种相对于业绩基准的绝对收益思维,另一部分人就还是‘搞成长股创造alpha该造造’。
比如景顺长城基金农冰立是‘有记忆点’的:他把泡泡玛特买成第一大重仓!爱了!
还有重磅型选手,银华基金王晓川,AI小旋风,2024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冠军。
嘉实基金李涛、大成基金杜聪、易方达刘健维算是一类,以TMT为底色的科技股投资。
第三个派别,新秀派,也很好理解,新人新规新基金。
中欧基金沈悦,她是蓝小康那边的,价值策略组。汇添富卞正,跟随着这一波新能源行情成长起来的。
交银施罗德基金黄鼎,有一句描述是‘组合多见黑马’。这个人设出现在浮动费率基金集体阵营里,我觉得属于剑出奇招,确实是有点钦佩交银底色诸如杨金金等的特立独行了。
华商基金张明晰也是,今年3月份上任的公募新秀。
第四个派别,无法归类选手。
工银瑞信基金郭雪松,做偏债混的,在这个阵营里算是稳稳的幸福了。招商基金朱红裕,大神级人物,一名老将。
兴证全球基金陈聪,这是谁想出来的啊真是大聪明!他是做港股的,新基金又冠名‘全球合熙’,真是独辟蹊径啊!
一句话总结,浮动费率基金的本质,是‘同甘共苦’。
凭什么老百姓买你们基金亏那么多钱,公募基金行业还坐收管理费旱涝保收啊!这不合理!浮动费率基金就是为了解决这一弊病而来。我感觉还是有效的,当一个目标与一个人的薪酬直接挂钩之后,就算潜移默化也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费率水平是根据业绩与比较基准相对表现而双向浮动的。
具体规则:持有不到一年,管理费1.2%。超过一年,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超过业绩基准6%以上,管理费1.5%;输3%以上,只能收0.6%;中间档还是1.2%。
浮动费率基金不是第一次发了,2023年9月发过一批。
目前获批的26家基金公司,笔者也粗略归类:大厂队、二梯队、主动权益队、特色队。
大厂队还是那些,像易方达华夏南方富国这几家,基本上什么都不会错过。不止如此,它们还压资源上强度,就很卷。每次这种集体发行都像是军备竞赛,虽然大家越来越peace了,但还是免不了暗搓搓比较谁发得更多谁输了,三好学生方阵。
二梯队的一些基金公司,特点是报也报了、发也发了,但是对拿结果,相对佛系一些。大家评评,华安基金、银华基金等算不算这一类型。还有固收头部大厂博时基金,就很佛。
像东方红资管、交银施罗德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擅长主动权益的基金公司,参加也再正常不过。听说东方红资管拿出的是比较顶的基金经理周云,诚意满满。如前述,交银施罗德基金的黄鼎也是,风格还真有点剑客的意思了,包括上一轮浮动费率基金试点派出的是杨金金。
也有几家是特色队选手,它们相对属于中小型基金公司,比如安信基金袁玮、平安基金何杰、华商基金张明昕、信达澳亚基金吴清宇、宏利基金孟杰,如果硬要总结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派出的都不是旗下最有名的基金经理,算是有些资历但可能之前曝光度没那么高的选手,仔细想想趁着政策热点一波推出也挺聪明的。比如吴清宇、袁玮、何杰都在管规模十几个亿,还可以再挑挑担子。
客观说,主动权益目前处于低谷期,新基金发行已经低迷了一两年了。这一轮集体发行浮动费率基金,已经是很久没有的场景了,狠狠期待了。
然后自媒体金城坊Erin盘点了下规模排名前二十的基金公司,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永赢基金、中银基金分别在2025年Q1非货规模榜单中位列第8、15、18和19名,这次没报。华泰柏瑞搞沪深300ETF,已经挺忙的了。国泰基金在上一轮中证A500ETF的动员上倾尽全力,一直是排名第一,猜测这一轮是不是要歇一下。两家银行系基金公司永赢基金、中银基金不知道为什么没参加。
大致方向是定了,但其实还有很多细节问题。费率的‘千人千面’落地之后,就都是工作量了。有些还在观望的基金公司表示,听说很复杂,运营表示压力很大。而那些已经上场的基金公司表示,前期已经设置了系统,配合系统改革,系统上线就搞定了。
最后做个投票吧,如果是你,你会买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