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日前,聚水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聚水潭”)再度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进程,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摩根大通。
据了解,这是聚水潭继其于2023年6月19日、2024年3月21日、2024年11月13日先后三次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聚水潭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中国电商SaaS供货商,公司主要提供一站式的丰富SaaS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无缝升级业务能力、提高业绩表现并发展跨平台业务,同时极大降低部署和运营成本。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按照2024年按电商SaaS ERP的相关收入计,聚水潭是中国最大的电商SaaS ERP供货商,市场份额达24.4%;按2024年相关收入计,聚水潭是中国最大的电商运营SaaS供货商,市场份额达8.7%,也是中国第二大电商SaaS提供商,市场份额7.1%。
在业绩表现上,聚水潭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5.23亿元、7亿元、9.1亿元;毛利分别为2.74亿元、4.34亿元、6.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07亿、-4.9亿、0.11亿元。
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毛利率分别为52.3%、62.3%、68.5%;年内利润率分别为-97%、-70%、1.2%。毛利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公司最近在2024年也从亏损转为盈利。
据悉,过去两年聚水潭收入、毛利快速增长,毛利率逐年提升,主要源于规模经济及复购客户占比提高。不过从整体来看,过去三年,聚水潭累计亏损仍达到9.86亿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聚水潭持有的负债净额为36.5亿元,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8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聚水潭在冲击港股上市道路上,历经坎坷。但在IPO前,聚水潭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高盛、中金资本旗下中金长三角科创基金和原投资方蓝湖资本等诸多知名投资机构。
据了解,2015年,成立仅1年的聚水潭完成由上海阿米巴佰晖、陈昊辉及吴宵光投资的天使轮融资,规模为1290万元,投后估值为8300万元。
此后在2017年,公司又迎来了由湖州万漉、福州阿米巴、上海阿米巴佰晖及北京微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的A轮融资,融资规模为3750万元,投后估值为2.5亿元。
随后在2019年,公司一年内完成了B1、B2和B3的3轮融资。其中B1轮是由苏州圆璟、杭州圆璟及Dimension Enterprises投资,融资规模为6500万元,投后估值为9.2亿元。B2轮融资是由上海蓝湖、Blue Lake Capital Fund II, L.P.及嘉兴惠海投资,融资规模为4750万元,投后估值为19亿元。B3轮融资则是由红杉智盛投资,融资规模为1.65亿元,投后估值为27.5亿元。
聚水潭最近一次融资还得追溯到2020年,当时由高盛、中金共赢基金和蓝湖资本投资的C轮融资,融资规模为2.86亿元,投后估值达到60亿元。累计融资达6.14亿人民币。
本次聚水潭香港IPO募资金额将用于强化公司的研发能力,以丰富公司于未来五年的产品矩阵;在未来五年加强公司的销售及营销能力;在未来五年用于战略投资;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