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三季度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出炉!财政部近日公布的信息显示,三季度将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7月、8月、9月分别发行3期、4期、4期。
记者对比今年4月份财政部公布的发行安排发现,三季度有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时间有所提前。其中,将于7月14日首发招标的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招标时间比原定计划提前了10天。将于9月10日续发的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比原计划提前14天。将于9月5日和9月19日续发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均比原计划时间提前。实际上,今年首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于4月24日招标,时间也较去年的5月17日明显提前。
从发行规模来看,《金融时报》记者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梳理计算,今年上半年共计发行9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为5550亿元,占今年总规模的42.69%,较2024年上半年(2500亿元)大幅提升。据此计算,今年下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总规模为7450元,并且将集中在三季度发行。据财政部此前安排,四季度仅有10月10日招标发行一期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
“与2024年相比,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节奏明显前置。”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静静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今年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较去年明显提前,并且首次发行规模较去年更高。发行和下达节奏明显提速,意味着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更具备加快使用的条件。
从支持领域来看,今年我国将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000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其中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包括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白彦锋认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拉动社会投资和消费,进一步提升市场投资活力。“两重”和“两新”是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重点支持领域,从2024年实施情况来看,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效激发了消费活力,拉动了投资增长,促进了产业升级,为全年经济稳定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整体发行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且这背后‘以旧换新’的含量很高。”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陶川团队表示,上半年财政向“以旧换新”的倾斜力度很大,也反映出需求端的居民对“国补”的热情较高。
近日,消费品以旧换新即将迎来新一轮资金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设备更新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2000亿元,第1批约1730亿元资金,已按照“地方审核、国家复核”的原则,安排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第2批资金正在同步开展项目审核筛选。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3000亿元,前2批共1620亿元资金已按计划分别于1月、4月下达。今年以来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4万亿元。按照既定工作安排,将在7月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保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年有序实施。
对于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财政部方面近日表示,将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支持做好“两重”“两新”等工作,推动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惠民生等政策早见效、多见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