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需求迫切。
6月30日,豫园股份(600655.SH)公告一笔不超过40亿元(含40亿元)公司债券的发行预案,用于调整债务结构、偿还到期债务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据披露,豫园股份此次发行债券期限不超过7年(含7年),具体发行规模及票面利率尚未确定。
这是继3月10日发行3亿元公司债之后,豫园股份再次启动融资,新申请额度的主要用途为置换存量到期的公司债券。随后的7月1日,豫园股份便发布了股东部分股份解押公告,称控股股东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上海复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解除质押1.53亿股,占其所持的14.95%及公司总股本的3.93%。截至公告披露日,复星高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16.59亿股,占其持股的68.83%及公司总股本的42.56%。
换言之,披露发债预案之后,豫园股份控股股东立即解除了一定比例的股权质押,以缓解高比例股权质押的爆仓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宣布发债融资的同时,豫园股份也披露了一则人事调整:公司原总裁到龄退休,由现任董事长黄震兼任,并聘任张剑为执行总裁。
实际上,2024年以来,豫园股份频繁启动人事调整,原因包括工作调整、个人职业发展,以及到龄退休等。7月2日,豫园股份收报5.54元/股,微涨0.54%,最新市值215.89亿元。管理层频繁调整
6月30日,豫园股份公告称,因工作调整原因,钱顺江、张剑向董事会辞去总裁(轮值)职务。钱顺江辞任总裁(轮值)职务后,将继续担任公司控股子公司董事长。经公司董事会提名与人力资源委员会决议通过,同意聘任黄震为公司总裁、聘任张剑为执行总裁。
豫园股份相关人士认为,公司对部分管理团队的具体职责分工进行了调整,部分管理人员将更专注于核心产业板块的管理工作,旨在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与专业化管理水平。
实际上,2024年至今,豫园股份高层变动频繁。2024年1月,倪强、张弛分别辞去副总裁职务;2月,唐冀宁辞去执行总裁职务;5月,诸炜红因到龄退休辞去副总裁职务;6月,胡庭洲辞去总裁职务;8月,钱顺江辞去CFO职务;12月,邹超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冉飞辞去执行总裁职务。2025年2月,左墨之辞去副总裁职务。
管理层频繁变动,或许与业绩震荡有关。
豫园股份的主营业务颇多,包括珠宝时尚等消费升级行业、商业零售行业、房地产行业。2020年至2024年,豫园股份的营收波动较大,分别为455.31亿元、519.74亿元、502亿元、581.47亿元、469.24亿元(均为调整后收入),同比分别变动3.64%、14.15%、-3.41%、15.83%、-19.3%。今年一季度,豫园股份营收约为87.82亿元,同比下跌约49%;净利润5183万元,同比下跌71.2%。融资保发展
为保障公司稳定运营,豫园股份早于2024年便开始出售资产变现。比如,以不低于17.1亿元转让全资子公司株式会社新雪股权;以15.15亿元出售上海真如(星光耀)广场二期1号楼等。
公司出让资产套现,源于2024年的融资不畅。2024年终止了一笔40亿元定增计划后,豫园股份全年累计融资仅有13.7亿元。不过,进入2025年,该公司的融资通道似乎顺畅了不少。先是在2月获批发行不超12.13亿元公司债,后又在3月发行一笔6亿元公司债。
此次公司债发行对于豫园股份有着重要意义。据披露,截至2025年3月末,豫园股份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约为99.8亿元、27.4亿元,合计约为127.2亿元,相对应地,短期借款约为95.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约为90亿元。此外,还有大约78.3亿元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
相比此前终止的定增方案,发行公司债对于豫园股份而言,具有期限长的优点,但利息略高。豫园股份近年来的利息费用,从2020年的9.7亿元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18.84亿元,2025年一季度还有约4.4亿元的利息费用支出。与此同时,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5183万元,延续了2024年每一季度的平均水平。
不过,豫园股份相关人士对记者指出,近年来,豫园股份的融资成本已呈现下行态势。豫园股份在公开市场的存量债券,包括短融、中票等,此次公司债的发行用途主要为置换存量债务,既有利于拓宽公司的融资渠道,降低公司融资成本,也可以逐步拉长债务久期。目前公司在公开市场一级发行的票面利率逐步降低,也显示了市场投资人对公司的信心在逐步提升。
实际上,豫园股份当下的流动资产尚能覆盖流动负债。截至2025年3月末,豫园股份流动负债约为566亿元,相应地,该公司流动资产约为683.6亿元。该公司能否以资本运作平稳渡过多元布局的阵痛期,市场终会给出答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