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上半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潮涌。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在并购重组领域,今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超140单,是去年同期的2倍。
市场人士预期,随着《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和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下半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将持续提升,更多具有标杆意义的并购重组案例有望不断涌现。
向新向智:“硬科技”领域多点开花
芯联集成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芯联越州72.33%股权项目,日前获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
这是近期“硬科技”领域并购重组的典型案例之一,也是《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发布后首单收购未盈利资产案例。
纵观今年上半年,“硬科技”领域并购重组多点开花,代表性案例不断涌现: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公告,算力领域两大巨头合体,将实现产业链互补;博创科技(现为“长芯博创”)完成对长芯盛的收购,加码下游数据通信、消费及工业互联领域;杰华特拟收购天易合芯,注入信号链业务,进一步完善模拟芯片市场布局……
“作为提升产能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并购重组可通过企业间的合并、收购或资产整合,淘汰低效产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行业集中度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并购重组有望在科技层面创造新需求,企业迅速吸纳稀缺的技术引领行业突破,创造和开拓新市场,从而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新平衡,引导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表示。
强链补链:产业并购积极性提高
中国船舶拟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维权)事项将于7月4日上会,打造船舶第一股;亿华通拟收购旭阳氢能,成为国内氢能行业“首单”民企深度重组案例;北方华创收购芯源微,进一步完善北方华创的半导体设备产业链布局,增强国产设备厂商竞争力……助力产业升级,促进战略协同成为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的一大亮点。
“结合今年以来并购重组案例看,大部分案例基于产业‘强链’‘补链’整合需求,从产业协同、产业升级角度出发挑选投资标的。”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晨表示,上市公司持续通过并购重组快速获得产业链的协同支持,将合理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并购案例增多的背后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近日,多地掀起并购基金成立浪潮。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关于强服务优环境 进一步打响“投资上海”品牌的若干举措》提出,建立国资并购基金矩阵,设立总规模50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用好1000亿元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加大对重点产业战略性项目和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投资力度。
国资基金支持并购重组的信号也更加强烈。6月3日,中国太保发布总规模500亿元的太保战新并购基金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中,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聚焦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推动上海战新产业加快发展和重点产业强链补链。
在市场人士看来,链主企业和机构设立产业并购基金案例不断增多,这些公司和机构通过并购基金快速锁定关键技术、稀缺产能或替代性技术,在实现“强链”“补链”的同时,也将有效降低产业链断供风险。
完善制度:营造更优市场生态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发布,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支付工具、鼓励私募基金参与等方面进一步作出优化;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明确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制度……上半年,着眼于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制度红利持续释放。
市场人士预计,符合条件的优质科技企业将获得更大支持,产业并购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认为,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提高了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将更加适应新兴行业特点,有助于推动科创企业参与并购重组,有助于企业实施同行业、上下游的并购重组,从而达到扩大规模效应、提升产业链优势、实现产业转型等目的。
产业整合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开源证券分析师周佳认为,近期政策鼓励头部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加大产业整合力度,同行业大额并购有望更活跃。
为营造更加健康的并购重组市场生态,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部门还将依法严格监管,严惩违法输送利益以及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严防“浑水摸鱼”,切实保护好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上半年被相关部门问询的并购重组案例不时出现,释放出严监管信号。“下一步,预计对盲目跨界并购、利益输送等行为,相关部门将密切关注,防止企业脱离主业、过度投机,营造良好健康的并购重组市场生态。”田利辉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