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行家揭幕
7月9日上午,A股市场震荡拉升,大盘一路冲破3500点,市场迎来一片欢呼,就是不知道今日的热闹能不能暂时的“温暖”一下北京泓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泓澄投资)被吐槽到“拔凉”的心!
“吐槽”
近期有投资者在某平台怒气发文:“亏损58万老子不跟你玩了”的帖子,意外让泓澄投资引来了不少关注。
这位投资者2021年底被“劝说”买了北京泓澄稳健六期私募基金,从初始100万到三次补仓合计30万,本想着资金加码能等来预期中的稳健,没成想2022年后就开启了“稳步下行”模式,直到2025年上半年仍未见转机。更“贴心”的是,管理费是一点不少收,每年到点就扣,这操作可真是“尽职尽责”。
说起泓澄投资的掌舵人张弢,其履历曾是公司最好的“定心丸”。2005年9月加盟嘉实基金,历任基金经理、董事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一度是众人眼中的明星基金经理。2015年创立泓澄投资,从业20余年,据数据不完全统计张弢在此期间共计荣获六座金牛奖、四座明星基金奖、三座金基金奖、五座国金最佳私募奖、九座英华奖及金长江私募行业领军人物等权威奖项。
只是没想到,这些曾经闪闪发光的荣誉,如今得和“近三年亏损30%”的业绩一同亮相。Wind数据显示,泓澄投资目前在管的62只基金中。
多只由张弢亲自打理的产品还带着“明星产品”标签。可近三年,这些光环加身的产品似乎进入了“休整期”,亏损幅度普遍在30%左右,即便业绩稍好的几只,今年也只是让投资者勉强看到点“回血”的影子。在这样的业绩下,管理费依旧按时到账,也难怪投资者会如此“激动”。
亏损
更值得留意的是其规模变化。2021年时,泓澄投资管理规模轻松突破150亿,“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客户创造价值”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口号。
然意想不到的是,2023年开始发生调整。两年多时间,其规模区间已跌至20—50亿。面对如此大的落差,早前一位投资者的“吐槽”或许道出了些什么:自己持有的泓澄投资相关产品近两年亏损达到30%,而当时购买的其他私募基金净值都已回到1左右,还直言管理人“收益玩不过小盆友”。
不知是不是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泓澄投资近几年团队也进行了不少“优化”。工商信息显示,2022年其参保人员共计34名,早年其对外介绍投研团队人数超过20人,投研团队核心成员平均从业超过10年,且均来自大型资产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专业理论扎实,投研经验丰富。可如今公司还剩19位持证成员,甚至多位成员早年并没有在其他机构持证的职业履历。
从曾经手握百亿规模、明星光环加身,到如今规模缩水、业绩承压,泓澄投资这几年的变迁,着实让人唏嘘。那些曾被奉为圭臬的投资理念,那些闪闪发光的奖杯证书,在持续亏损的业绩面前,似乎也黯淡了不少。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这或许也给我们提了个醒。面对顶着“明星经理”“过往辉煌业绩”光环的产品时,是不是该多一份冷静?毕竟,投资不是追光灯下的喝彩,而是真金白银的托付。过往的荣誉能否照亮未来的收益,团队的稳定性是否足以支撑长期业绩,管理费背后的服务与回报是否对等,这些或许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能让资产真正“暖意”融融,才是投资者最朴素的期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