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前瞻
洋河“帅印”落定,千亿酒舰迎来新舵手。
7月21日,洋河股份发布公告,2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顾宇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任期与第八届董事会任期一致。
同日,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选举顾宇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与本届董事会任期一致。此外,顾宇还被选举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提名委员会委员。
简历显示,顾宇,1978年5月出生,党校研究生,中共党员。历任泗阳县委办公室主任,泗阳县张家圩镇党委书记,宿迁市接待办副主任,沭阳县政府副县长、县委常委,宿迁市洋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宿迁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洋河新区党工委书记,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现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7月1日,洋河股份突发公告,宣布董事长张联东因工作调整辞去所有职务。同日,洋河股份官网显示,顾宇已出任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党委书记。
就在离任前一周(6月23日),张联东还在内蒙古包头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共同出席“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战略发布会”,为新品站台。
洋河股份换帅看似突然,实则早有端倪。此前,被业内普遍视为接替张联东头号人选的杨卫国,在洋河股份换帅前已接连被免去多项关键职务。
2025年6月25日,宿迁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一则人事任免公告。公告显示,杨卫国被正式免去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江苏双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职务。
在此之前,6月11日,洋河股份发公告称,董事会收到杨卫国的书面辞职申请。由于工作调动原因,杨卫国申请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及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他将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张联东与杨卫国属于提前离任,其原定任期至2027年4月届满。
在业内人士看来,洋河业绩下滑是张联东提前离任的主要原因。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张联东的辞职既有短期业绩压力因素,更与行业周期性调整及省内竞争加剧相关。
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4年,洋河的营收分别为253.5亿元、301.05亿元、331.26亿元、288.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4%、18.76%、10.04%、-1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5.08亿元、93.78亿元、100.16亿元、66.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34%、24.91%、6.8%、-33.37%。
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洋河股份仍未扭转营收净利双降的局面,危机进一步加剧。2025年一季度,洋河股份营收110.66亿元,同比大降31.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37亿元,同比下跌39.93%,成为头部企业中唯一负增长的酒企。
对于一季度业绩下滑,洋河股份在财报中指出,主要由于受到白酒销售市场行情的影响,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有所减少。
洋河股份与白酒企业“前三甲”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从第一梯队中滑落明显,2024年营收规模被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相继超越。
但即便如此,洋河股份仍在2023年报中定下“力争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0%”,现实却事与愿违,实际表现不仅远低于预期,更逊色于行业整体水平。
事实上,洋河股份曾在2022年报提到“2023年力争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最终,洋河股份2023年的营收增长率仅约为10%。
然而,在未达成2023年业绩目标的情况下,洋河管理层体公然宣布“高质量发展,总体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这也引起投资者严重不满。
白酒投资圈大V唐书院曾发文直指洋河管理层,认为洋河管理层在已知没有完成目标,却发布了“总体符合”“总体完成”的信息,属于“欺骗”。
唐书院表示,他从2015年首次买入洋河,累计投入数百万,前后陪伴八年多,在投入以目前价格而言,近于没有利润,机会成本相当巨大。但伴随着舆论发酵,唐书院又发文认错,表示不再“清仓洋河”,但不满情绪显而易见。
实际上,洋河股份从“行业第三“滑落“行业第五”的位置,张联东并非没有进行过深刻反省。
6月12日,在洋河股份年度股东大会上,因业绩下滑张联东罕见地向投资者鞠躬致歉:“最大问题在管理层,必须从公司内部找原因,深刻反思。 ”
张联东坦言,主要因为品牌建设观念落后,未随时代升级定位换新,部分定位还不够清晰,过度依赖传统广告,营销模式创新滞后,过去20年经验已成发展障碍。“同样宏观环境下,有的酒企发展良好,洋河却相对滞后,若现在不去正视这些问题,继续拖延的话,未来只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0月,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开幕式上,时任宿迁市市长王昊出席并演讲。他表示未来三年洋河有一个目标定位,三年五百亿,愿景一千亿,按照这个目标打造洋河,打造东方酒都。
张联东未竟的千亿愿景,如今交棒顾宇,这位洋河新帅能否扛起发展大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