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招行谷子地
最近2周银行板块出现了年内持续时间较长的调整。于是,很多有趣的现象就出现了。一批大小V说银行股见顶了,后面会持续下跌。一堆最近跟风追买银行股的粉丝问我新买的银行被套住了,会不会大跌。
对于这些我通常不会单独给予点对点的回答。我会通过专栏的形式统一来回复一下大家的关切。关于银行的行情,我2年前就说过了,这是一波10年一遇的行情,其发展会以三段形式展开。我在6月16日的专栏文章《银行的行情走到哪里了?》中曾经提醒过:
“银行股目前的行情短期看分红前后可能会看到一个相对高点,长期看行情还只是走了一个开头。”
所以,我对于最近两周银行股的走势并不感到意外。这两周的调整是针对上半年银行股慢牛攀升的阶段性回调。我们以全市场规模最大的银行ETF(512800)为例,如下图1所示:
图1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最近连续2周的调整,银行ETF(512800)从Boll上轨调整到了Boll下轨附近。这是从4月初关税战以来首次摸到下轨附近。虽然,从时间上看调整的时间还不太够,但是从空间看基本算是到位了。后面即便有再次下探Boll下轨的可能空间也不大了。
银行股今年的走势是妥妥的慢牛走势,很少大阳线,都是小阳线碎步上行,在盘中不断通过震荡完成浮动筹码的清洗。多数情况只要你下车,大概率只能追高回来。我6月预测的分红前后是相对高点,是唯一一次回撤空间较大的调整。
银行股的大行情现在只是走过了第一阶段,目前的调整可能是两阶段之间切换过程的一部分。从战术层面上,我们应该重视此次调整提供的机会。
我和群里的很多小伙伴利用周二银行股的长下影线完成了银行分红的复投,有的粉丝利用此次调整更换了券商,有的短线客进行了分红逃权。我自己的招行分红已经在2025年7月22日完成了分红复投。我给儿子代持的招行则是把分红复投了银行ETF(512800)。
从战略层面上我们更应该藐视这种级别的调整。俗话说的好,千金难买牛回头。很多人说银行2年涨了快一倍了,现在要见大顶。我简直要被笑死了,我炒股20年,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板块见大顶是在衰退周期末段复苏周期刚开始的时候。
银行业经历了12年的超级降息周期,好不容易今年有可能看到净息差的拐点了。你跟我说银行股要见顶了?市场上最新的数据显示,机构正在慢慢恢复银行股的持仓比例。根据部分专业媒体披露的数据:
2025年二季度末,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银行股的比例为 3.6%,环比一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全口径持仓(含被动基金):银行股基金仓位为 4.33%,创2021年二季度以来新高,环比一季度上升0.86个百分点。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贡献主要增幅(持股数环比+39.0%),主动型基金增幅有限(环比+6.3%)。尽管仓位上升,银行板块仍被公募基金低配 11.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低配程度加深1.1个百分点),为所有行业中低配幅度最大的板块。
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公募基金正在缓慢增加银行股的持仓。但是由于银行股本身涨势超越大盘,所以银行股占宽基指数的权重增加的比公募基金持仓比例提升的还要快,结果就是虽然公募基金增配了银行股的持仓,但是低配程度反而加深了。
有的粉丝会问,你原来不是说要到8月中下旬再加仓吗,怎么这么着急就把分红复投了?这是因为市场上出现了意外的变化因素,所以我对自己的复投计划进行了调整。这个意外因素就是——中国雅江集团成立。
2025年7月19日,国资委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雅江集团)正式成立,成为第99家中央企业,排位在第22,也就是排在三峡集团之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之前。该集团主要负责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该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3000亿度,相当于再造3个三峡!总投资约1.2万亿元。
雅江集团成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和港股股市的水泥股应声而起,港股华新水泥当天涨幅超过85%。随后,各类基建相关股票全线拉升。
个人认为雅江集团成立可能成为本轮中国经济走向全面复苏的里程碑事件。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带水电资源丰富众所周知,这么多年来我国一直没有开发,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就不展开了。这一次雅江集团高调成立,意味着我国将展开一系列超前的史诗级巨型基建工程。
大家可能觉得这些利好只有基建股和建材股。但是,只要大基建项目展开,项目本身需要的配套资金,上下游厂家的经营资金将是巨大的信贷需求。信贷需求增加就意味着银行股的经营情况会好转。
其次,大规模基建展开会大幅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我国过去两年经济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地产泡沫破灭后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速显著下滑。过去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少了基建投资这一块,只靠进出口和消费拉车确实吃力。固定投资增加可以拉动经济复苏。
第三点,大规模基建项目会拉动国内相关产能的去化。对于相关行业的经营现状和从业人员的就业情况都有所改善。这可以部分缓解银行所面临的信贷不良压力。
最后,基建拉动经济复苏的预期就像可以点燃市场的火柴。国内大量高收益资产和存单无法续作,高净值家庭手中掌握的资金正在到处寻找高回报的资产。一旦股市持续走牛,资金示范效应能够带动银行的负债成本降低(存款活期化),财富管理业务复苏。这些都有利于银行基本面的改善。
我正是考虑到这些意外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才加快了银行股复投的节奏。银行股经过了2年的估值修复,多数银行的低估情况得到一定改善。后期,银行股的走势可能会有一定分化。对于普通投资者,很难预测后期哪只银行股会涨得比较好。个人认为,未来分红增长较好的银行将会得到更多资金的关注,现阶段银行股的回调是较好的加仓机会。
如果你想要投资银行但是又无法深入钻研,可以直接配置银行指数基金,比如银行ETF(512800),既能够充分分享银行股上涨的收益,又可以省去研究具体银行股投入的大量时间。目前银行ETF(512800)最新规模超过145亿,今年规模猛增了94%,已经充分证明了市场资金的态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