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北京商报
国盛证券总经理“海选”结果未定,又拟公开招聘一级部门总经理。8月25日,“国盛证券招聘”公众号发布一则招聘公告表示,拟公开选聘投资管理总部总经理,并对各项任职要求进行明确。从最新业绩看,国盛证券上半年实现营收增长超三成,净利润翻倍,细分业务方面,不同业务收入相差较大,经纪业务“挑大梁”。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司上半年自营业务投资规模扩大叠加公开招聘投资管理部门负责人,可能表明其在有意加强自营业务布局。在中小券商谋求差异化发展的背景下,“海选”高管未来或逐渐成为行业趋势。
国盛证券再“海选”
8月25日,“国盛证券招聘”公众号发布一则公告,拟公开选聘投资管理总部总经理。
据了解,该业务总经理需要负责对投资管理总部经营管理,完成公司对投资管理总部设定的年度经营管理目标等。从任职要求看,国盛证券希望应聘者具有从事证券行业10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且具有3年以上管理工作经验;担任相应职级或下一级职务满2年以上,或者具有相当职位管理经历等,报名截止时间为9月3日。
据了解,此次“海选”总经理涉及的岗位部门为国盛证券一级部门,下设权益投资部、策略投资部等6个二级部门,主要负责公司权益类自营投资业务等。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国盛证券年内首次启动市场化选聘。6月16日,国盛证券就拟通过市场化选聘公司总经理。从岗位任职条件看,要求应聘者担任过省属证券公司或与国盛证券相当及以上规模证券公司经营班子正职或者担任副职职务不少于2年等。报名截至6月27日。
北京商报记者查阅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今年1月,国盛证券更新了主要人员变更信息,公司经理由徐丽峰变更为彼时正担任副总裁的唐文峰。从最新数据看,国盛证券总经理仍显示为唐文峰。换句话说,截至目前,国盛证券总经理的“海选”结果尚未落定。
浙大城市学院副教授、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评价道,公开选聘总经理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可能反映出公司希望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更专业、更具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以推动业务转型和战略升级。这种开放姿态既有助于引入新鲜血液和先进经验,也向市场传递了公司改革求变的决心。
或意在加强自营业务布局
官网显示,国盛证券成立于2002年12月,2016年4月成为国盛金控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46.95亿元。回顾年内,除了高管变动外,国盛证券也迎来一大变化,即国盛金控已完成对国盛证券的吸收合并。
从最新业绩看,上半年,国盛证券(单体)实现营业总收入10.82亿元,营业利润3.02亿元,净利润2.43亿元,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2.51%、营业利润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1.22%、109.92%,主要原因系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及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同比增加、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所致。
虽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但从半年报合并口径下的收入构成看,公司各业务收入不均,上半年证券经纪业务为5.54亿元,同比增长20.88%,在总体收入中贡献近六成,成为业绩顶梁柱。
同期,证券自营业务、信用交易业务收入占18.78%、12.3%,相关数据分别为1.74亿元、1.14亿元,相较之下,资管业务、投行业务收入则贡献较小,仅占0.99%、3.22%,相关数据为914.45万元、2986.79万元。
变动方面,除证券经纪业务外,投行业务收入、信用交易业务收入也同比增长127.68%、9.24%。证券自营业务收入、资管业务收入则各同比减少24.39%、31.38%。值得注意的是,国盛金控在半年报提到,公司资产总额增长主要是子公司国盛证券加大自营业务投资规模所致。
就此次公开选聘投资管理总部总经理的原因,以及未来拟如何平衡各业务板块发展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发文采访国盛证券,对方表示,以公告口径为准。
在林先平看来,自营业务投资规模扩大叠加公开招聘投资管理部门负责人,可能表明公司在有意加强自营业务布局。通过专业人才引入和资源倾斜,或希望提升自营投资收益率,优化收入结构。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则指出,券商若过度依赖证券经纪业务,可能受市场环境影响较为明显。相关券商需要积极转型,提升自营业务占比,或提升其他创新业务收入,才能够从本质上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市场环境持续好转的背景下,发力自营业务有利于提升券商自身竞争力与影响力,但也更考验券商机构自身的资产配置能力。同时,自营水平和优秀团队的筛选等因素也会影响券商机构转型的步伐。
“海选”高管渐成行业趋势
事实上,近年来“海选”高管的券商已不在少数。5月29日,诚通证券面向社会招募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任职资格上看,均要求应聘者担任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部门负责人以上职务不少于2年,或者曾担任金融机构部门负责人以上职务不少于4年等。
值得一提的是,时隔近三个月,即8月26日,诚通证券发布公告称,新任沈浩为公司副总经理。履历显示,沈浩并非来自公司内部人士,其曾任华融晋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资产保全部)总经理,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特殊资产经营一部总经理,国新证券信用业务部总经理。就沈浩是否为“海选”选聘而来,北京商报记者致电诚通证券总机咨询,相关人士表示暂时不知情。
年内东莞证券的高管变动也与此前的市场化招聘紧密相关。2025年4月,东莞证券连发两篇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宣布杨阳出任公司总裁、王炜任副总裁。回溯2024年6月,东莞国资系统发布人才招聘公告,招聘东莞证券总经理(总裁)1名、副总经理(副总裁)1名。招聘要求方面,以总经理为例,要求具有12年以上证券、银行、保险、信托、期货等相关金融行业工作经验;担任券商高级管理人员不少于3年,在A类A级及以上券商担任高级管理人员3年以上或担任券商总裁2年及以上者优先考虑。
近年来,更有券商将“海选”范围扩大至全球。2024年1月,粤开证券发布公告称,其总裁王保石因年龄原因辞任。粤开证券同时表示,将启动总裁全球招聘,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年轻化的用人导向,招揽具有丰富的机构业务或投行等从业经验,以及具备优秀团队管理能力的行业领军人才。2024年9月,粤开证券宣布已聘任崔洪军为公司总裁,入职前曾担任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
整体来看,近年来多家券商积极通过“海选”的方式选拔高管,任职要求也呈现出一些显著的共同点,即都对候选人的行业工作年限有着明确要求,此外,一定年限的金融机构管理经历也不可或缺。
林先平总结道:“券商采用‘海选’高管的模式,可能是为了突破传统内部晋升的局限,更好地适配业务转型需要。这一方式有助于引入跨界人才和市场化机制,尤其在中小券商谋求差异化发展的背景下,未来‘海选’高管或逐渐成为行业趋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