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廖丹
9月25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2025年第4季度《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报告提到,四季度更多银行或将加入存款利率下调行列,尤其是调降相对较高的中长期存款利率。监管部门或将持续矫正“存款定期化”“手工补息”等现象,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引导银行降低负债成本。
债券方面,展望四季度,上述报告判断,债券收益率将维持区间震荡,发行规模保持增长,科创债等创新产品保持发展。汇率方面,四季度人民币汇率仍将以稳为主,且有望继续升值。
上述报告预计,四季度利率水平将继续稳中有降。
一是货币市场利率保持低位。当前经济复苏基础仍需巩固,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7 月政治局会议要求“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四季度货币市场利率仍将保持低位,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适宜的货币环境。
二是消费贷款利率在3%偏低区间运行。9月1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正式落地,多家银行已开始上线专属贴息专区、推出叠加优惠措施,除政策规定 1%的财政贴息外,一些金融机构还出台差异化优惠。预计四季度,“国补+行补”的政策效果将传导至整个消费贷款领域,带动消费贷行业利率进一步下行,不过消费贷利率“内卷式竞争”不仅影响正常市场竞争秩序,也加大了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为遏制“利率战”导致的无序竞争,2025 年4月起,监管部门通过窗口指导将消费贷利率下限统一至3%,这有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
三是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继续缓解银行负债成本。四季度更多银行或将加入存款利率下调行列,尤其是调降相对较高的中长期存款利率。监管部门或将持续矫正“存款定期化”“手工补息”等现象,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引导银行降低负债成本。
展望四季度,报告预计,A 股或将维持高位向上,但也需警惕震荡风险。
一方面,增量资金入市仍有空间。其一,9 月美联储降息新周期开启,叠加人民币汇率表现强势,有望驱动国际资本流入中国 A 股。截至9月18日,北向资金三季度日均成交额2650.3亿元,较上季度环比增长74.6%,外资参与活跃度明显提升。其二,国内利率水平持续下行,权益资产的配置性价比凸显。截至9月18日,沪深300相对10年期国债的股权风险溢价率仍有5.3%,有望吸引居民财富和机构资金在再平衡时进一步增加股权资产配置。其三,政策端持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7月,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拉长保险公司关键指标考核周期,打通险资入市的痛点,引导其长期稳健投资。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基本面有望结构性改善,关注科技、周期等板块机会。 “十五五”规划与产业政策持续催化,以人工智能为主线的科技制造企业业绩有望加速兑现。大模型迭代推动算力需求攀升,预计 2025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超40%,服务器、光模块等板块显著受益;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速,2025 年国内销量预计同比增长 125%,整机与核心零部件领域优势突出。此外,随着低价无序竞争治理等政策逐步落地,PPI 价格有望止跌回稳。8 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已连续 4 个月环比上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顺周期板块盈利有望迎来反转。
不过,上述报告提示,需警惕前期上涨过快及内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带来的调整风险。
展望四季度,上述报告预计,债券收益率将维持区间震荡,发行规模保持增长,科创债等创新产品保持发展。
一是债券收益率将维持区间震荡。8月制造业PMI收缩放缓,但仍处于荣枯线之下,经济尚处于弱复苏阶段,短期经济弱复苏抑制利率上行。但是,低价无序竞争治理政策推动企业利润提高,带动工资和土地等要素价格提高,传导到需求上,或带来债券利率上行。债券市场或维持区间震荡,预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2%以下低位波动。同时,若权益上涨趋缓或回调,债券市场或阶段性走强。
二是主要券种发行将保持平稳增长。支持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国债、储蓄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年底前均有发行安排,财政部提前下放了下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尚有额度,按计划将于年底前发行,而且四季度可能推出增发特别国债进一步强化稳增长效能。同时,随着科创债市场规模扩大和流动性改善,科创债的发行规模将持续增长。
三是人民币国际债券将延续扩容趋势。债券市场短期变化与国内外利率水平差异紧密相关,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平使得人民币国际债券具有显著的融资成本优势。即使美联储决定年底前降息,也将是渐进式降息,短期内美国政策利率仍将处于高位水平,国内外利差仍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债券发行。
展望四季度,人民币汇率仍将以稳为主,且有望继续升值。
一是美元指数仍面临下行压力。预计美联储还将在 10 月和 12 月连续降息,美元指数继续承受下行压力。美债收益率或进一步走低,中美利差有望再度缩窄,减少资本外流压力,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二是结汇需求支撑人民币汇率保持强势。近期贸易项下外汇净流入规模已在稳步扩大,为汇率提供了真实的需求侧支撑,且四季度通常是出口商集中结汇的旺季,这将带来稳定的外汇流入。7 月银行结汇和售汇规模环比分别增长 12%和 16%,结售汇顺差 228 亿美元,企业、个人等主体结汇率环比小幅上升。
三是国内经济基本面平稳运行,支持人民币汇率走强。2025 年上半年中国 GDP 同比增长5.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前列。
上述报告进一步分析,下一步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平稳运行,为国际收支与资本市场提供坚实支撑。资本市场情绪回暖吸引外资流入,有利于巩固市场信心、推升结汇需求。但仍需关注多重风险的演变。目前俄乌局势仍在复杂演变,特朗普关税言论不确定性强,将进一步助推避险情绪,或将对市场情绪带来持续扰动。此外,8 月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 37万亿美元,利息负担沉重,市场避险需求有继续升温迹象,或加剧市场震荡格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