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契锐评丨产寿险牌照价值大逆转?
来源:保契
世易时移。
短短几年的时间,曾经炙手可热的寿险牌照已鲜有人问津,而曾经“门前冷落鞍马稀”的财险公司,价值却愈发被业内外认可。
9月,产寿险各有一则关于公司股权的新闻。
寿险方面,民生人寿705万股股份于9月25日挂牌拍卖。起拍价1277.95万元,较评估价1825.64万元打了七折。遗憾的是,如此低价,阿里司法拍卖网仍显示此次拍卖0人报名,再次未能成功拍出。
财险方面,9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挂网《关于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股权的批复》,同意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受让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佳乐紫光科贸有限公司、盘锦龙德实业有限公司持有的安华农业险166,000,000股股份。受让后,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安华农险346,0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2.719%。
从两家公司保费收入、盈利能力以及风险评级等维度看,民生人寿或许更胜一筹。
民生人寿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 2024年,民生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28.87亿元,净利润为6.07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400.56亿元。风险综合评级为BBB类。
安华农险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2.82亿元,净利润0.99亿元。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
即便数据上存在明显差异,但资本却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证明着其选择。
寿险为何不再是香饽饽
要探寻其背后的逻辑,当然要回溯十余年来行业发展历程,在这段保险业的高速发展进程中,寿险,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明星。
中国保险业复业始于财险,股神巴菲特亦一直强调其看好的是财险。但在后续的发展进程中,寿险业却凭借着收益与保障兼具的优势,快速做大规模,以至于无数资本打着向巴菲特学习的名义,却一头扎进寿险,并通过提升保单收益等方式,将寿险公司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现金奶牛”或“资金池”,潮水褪去时,留下的则是一个个风险机构。
毕竟,无论曾经承诺了多高的收益,作为受法律保护的保险合同终需兑付,在一降再降的保险预定利率调整周期内,新单保费增长乏力则是必然的结果,而缺少新单保费支撑的寿险公司,现金流大概率陷入困局。
一侧是刚性的理赔支付和满期保单利益的刚性兑付,一侧是日趋下降的新单保费,让寿险公司的风险加速暴露。尽管,近年来,为稳妥处置风险,风险机构多能获准销售较同业更具“收益竞争力”的保险产品,以维持稳定的现金流,但在内外部经济环境未能有实质改善的当下,消费者显然已更趋理性,在高收益和安全的天平之间,愈发倾向于安全。
与此同时,在寿险业特有的久期错配机制下,与需刚性兑付的保单成本相比,投资端的收益却呈现下行趋势。
如此情形,接盘寿险公司,不仅意味着要承接沉重的历史包袱,更意味着要接受未来漫长的周期中无法盈利的压力。
当然,寿险业并不是没有机会实现再次突破。
老龄化社会加速演进叠加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实施,从宏观趋势看,以人的健康和生命为保险标的的寿险业,显然已进入较好的发展周期。
当下的核心问题在于,今天的寿险业仍热衷于比拼“收益”,很难从根本上回归保障本身。换言之,寿险业并非没有未来,而是需要绝对的耐心资本支持。但就当下而言,短则五年、十年,长则不可预期的背景下,可以耐下心来做寿险的新增资本注定不会太多。
财险价值凸显
财险的商业模式与寿险有着质的区别。
不同于寿险久期错配机制下的诸多不确定性,财险的确定性极强,绝大多数险种都以年为单位承保理赔,保费收多少、理赔赔多少,成本是多少,财险公司清清楚楚。
也正是基于此,与寿险公司复杂的估值逻辑不同,财险的估值逻辑极为清晰,简化看仅需关注综合成本率和杠杆率两个指标。
对此,有人总结称,这两个指标共同决定了 ROE(净资产收益率),而 ROE 又直接与 PB(市净率)挂钩 ——ROE 越高,PB 估值就能给得越高。从这个逻辑看,财险和制造业 “盈利越强,估值越高” 的逻辑确实高度相似。
进一步看,这也解释了巴菲特为什么对财险情有独钟——商业模式简洁清晰,控制成本+短期投资能力,便可实现稳定盈利,且几乎不受利率波动影响。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财险公司都有价值或者说都有被投资的价值,原因之一就在于财险业中马太效应极为明显,强者恒强的格局难以被打破。这也就意味,要想获得优质股东青睐,要不足够大、要不足够专。
观察我国财险市场,人保、平安、太保等头部企业的市场格局愈发稳定,中小财险公司依靠车险等传统大公司主导的业务很难有实质性突破,如此情形下,承保端盈利必将变得更加艰难。
基于此,再观察安华农险,其作为国内首批农险公司,20年来专注于农险业务,虽近年来呈现出农商并举的发展态势,但从业务数据看,农险的定盘星定位仍然稳固。此次股权变更获批则有望从根本上改善其公司治理困局,进而改善风险综合评级。
更可期待的是,前述问题破局后,其曾多次流产的增资计划亦有望落地,进而大幅提升承保能力。如进展顺利,农险稳定盈利,商业险更的良性经营局面将进一步好转,被资本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这个视角看,无论是行业还是具体机构,资本用脚投的票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未来的精准预判。毕竟,在商言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