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摩根大通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尽管市场对稳定币这一数字资产未来需求的预估存在显著分歧,但未来数年,稳定币的全球普及仍可能带动数万亿美元资金流入美元。
包括Kunj Padh、Meera Chandan和Octavia Popescu在内的摩根大通团队在周二发布的报告中表示:“稳定币普及范围的扩大,非但不会加速‘去美元化’进程,反而有可能进一步巩固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即便在摩根大通内部,不同团队对稳定币市场最终规模的预估也存在较大差距。该行新兴市场股票策略团队预计,稳定币市场规模最终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而美国利率策略团队则更为谨慎,认为其最终普及规模约为5000亿美元。
按照预估区间的上限计算,摩根大通外汇策略团队预计到2027年,为支撑稳定币市场增长将产生约1.4万亿美元的额外美元需求。尽管这个数字看似庞大,但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统计数据,与美元货币对日均8.6万亿美元的交易规模相比仍相形见绌。
摩根大通策略师估算,目前稳定币总供应量中,约99%与美元或美元底层资产保持1:1锚定。稳定币是由非银行机构发行的一类数字货币,其背后有美国国债及其他大型银行储备资产作为支撑。与比特币等价格波动剧烈的加密货币不同,稳定币的设计初衷是与传统货币(其中以美元为主)保持1:1的价值挂钩。
不过,稳定币的增长是否真的会催生美元需求,仍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其一,若需求仅源于资金从美国银行存款或货币市场基金的简单转移,那么整体对美元的需求将保持中性,不会产生新增量;其二,若需求来自外国企业与家庭的新增购买行为,则必然会带动美元的新增购买需求。
摩根大通团队表示,截至目前,稳定币的增长尚未对货币流动产生任何显著影响。但他们同时指出,过去两年间,美元汇率与稳定币作为一个资产类别的总市值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
该团队进一步称,若本周创下历史新高的比特币与美元在长期内持续走强,那么稳定币市场也可能随之迎来进一步增长。
Padh、Chandan和Popescu在报告中写道:“当前,稳定币的美元主导程度,已超过外汇储备、贸易结算等其他全球金融体系领域。倘若美元与比特币的正相关性持续存在,且两者均保持强势,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这将为稳定币市场达到预估上限规模创造最有利的环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