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白釉花卉钵 ,以及唐代白釉钵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河南登封窑最具代表性的装饰
1、河南登封窑最具代表性的装饰有珍珠地划花、白釉剔刻划花和跳刀纹。珍珠地划花是将唐代金银器錾金技艺移植于陶瓷。它以细密小圆圈(珍珠地)为底,上面刻出主题纹饰,如双虎、花卉、婴戏等。其胎色大多是暗红或黑灰,线条会填赭红或黑色。代表性器物有珍珠地刻花双虎纹瓶,是北宋磁州窑系的典范之作。
2、技艺介绍:珍珠地划花是登封窑最具代表性的装饰技法之一,对坯体的干湿、戳点的手法、布局都有很高的要求。工匠们先在成型的瓷坯上施化妆土,然后刻划主体纹饰,点戳珍珠地,再着色,经过处理磨平后施釉。烧成后,刻花线条和珍珠地呈现棕红色,与白色化妆土形成鲜明反差。
3、装饰技法多样:登封窑的装饰技法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如颜色釉、点彩、划花、刻花、剔花、绘花、印花、堆贴、雕塑、镶嵌等。尤其是白釉剔、刻、划技法的综合运用最为高超、纯熟,使得登封窑陶瓷成品形体立体感强、特色鲜明。
4、以白瓷为主,包括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以及白地黑花等,其中珍珠地划花深受密县窑的影响,是其产量的品种。器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瓶、枕、罐、洗、碗等,瓶类制品尤其突出,有橄榄形和小口长身的两种样式,高度超过40厘米的不在少数。
5、登封窑,以其丰富的烧瓷品种而闻名。主要以自釉为主,包括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等多种装饰形式。其中,白地珍珠地划花是其特色之一,受到密县窑的影响,产量在同类瓷器中占据首位。这类瓷器的遗存品丰富多样,如瓶、枕、罐、洗和碗等,其中瓶的高度可达40厘米左右,以瓶和枕的数量最为显著。
明代永乐甜白釉薄胎暗刻龙纹,官窑真品,器型如印盒和瓶,碗大小不同价格...
1、佳士得纽约拍卖行曾推出一件战后古董商戴润摘旧藏的明永乐甜白釉梅瓶。这件高32厘米的梅瓶气度不凡,通体施以明永乐时期开创的甜白釉,并以细腻的笔触暗刻牡丹纹饰。最终,这件梅瓶以277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超出了预估的四倍,成为了当前甜白釉瓷器拍卖中的佼佼者。
2、这件高32厘米的梅瓶,气韵不凡,通体施以明永乐朝创始的甜白釉,并以曼妙笔法暗刻牡丹纹,终究以4倍于评价的277万美元傲世全场,也是现在甜白釉瓷器拍卖排行榜中的第一位。
3、甜白釉蒜头瓶与天球瓶(推测用户指天球瓶)各有优势,具体选择需结合用途与审美偏好,无法简单判定“哪个更好”。甜白釉蒜头瓶:素雅细腻,承载历史工艺甜白釉蒜头瓶以明代永乐时期为代表,其核心特征为胎色白腻、釉色莹润如凝脂,采用暗刻或印花工艺,薄胎透光见影,造型典雅精致。
4、明代永乐时一般盘、碗的底心也多是外凸内凹,圈足较元代放大,显得特别平稳。胎土陶炼精细,造型轻重适宜,如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明代宣德年间的瓷器造型更加繁多,无论盘、碗、杯、壶、罐、瓶等制作都非常精致,而且能独出心裁、锐意创新,如“无挡尊”可称是空前之作。
5、、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
辽代白釉瓷器特征
辽代白釉瓷器的几个显著特征包括: 色泽与质地:辽代白釉瓷器的釉色通常纯净,带有乳浊效果,釉质饱满而肥厚。其白色中常带有轻微的暖调,给人一种高贵而不失庄重的视觉体验。 器型与装饰:在器型方面,辽代白釉瓷器涵盖了碗、盘、瓶、壶、炉等多种类型。
辽代白釉瓷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色泽与质地:辽代白釉瓷器的釉色纯净,呈现出乳浊效果,釉质肥厚。其白色中带有一些暖色调,给人一种典雅、庄重的感觉。 器型与装饰:辽代白釉瓷器的器型多样,包括碗、盘、瓶、壶、炉等。
辽代官窑瓷器的胎质多种多样,但普遍具有较高的瓷化度和坚固性能。其中,辽白细瓷胎质精良,颗粒小、密度大、十分细腻,所制瓷器色泽纯正,有青白色、牙白色和纯白色等多种。釉色方面,辽代官窑瓷器以白釉器居多,黑、紫等彩釉器较为少见。
从窑口特征看,辽代上京窑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赤峰地区,以烧造白瓷为主,但造型以碗盘罐等日用器居多,少有鱼龙纹等复杂造型。而白釉带兽首、鱼龙纹的壶类器物,更多见于宋代定窑、磁州窑或金元时期北方窑口。 这类器物在当代收藏中也有参考案例。
宋金时代“牛逼”的磁州窑瓷器
1、宋、金磁州窑白地黑花鱼藻纹钵,成交价:USD 785,000(RMB 4,875,635)。1 北宋/金磁州窑白地黑花鱼藻纹小口瓶,成交价:USD 1,752,500(约1233万元人民币)。宋金时代的磁州窑瓷器不仅在艺术品市场中表现出色,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是研究宋代陶瓷艺术不可或缺的资料。
2、宋金磁州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造型、纹饰以及整体风格上。造型方面:宋代磁州窑的瓷器造型较为规整,瓶体修长,腹部微鼓,系耳较小且紧贴瓶肩。整体风格朴素实用,体现了宋代瓷器的简约之风。金代磁州窑的瓷器瓶体略显粗壮,腹部更鼓,系耳稍大且向外撇。
3、在鉴定磁州窑瓷器时,首先应注意其制作工艺。宋金时期的磁州窑瓷器,由于瓷胎练泥不够精细,加之当地土质的影响,较为讲究的作品常在外层施以一层较细腻的化妆土,以便在上层绘制图案。这一层化妆土在烧制过程中,由于膨胀系数不同,往往会导致釉面出现裂隙。
4、瓷胎:磁州窑瓷器的胎体通常疏松,釉面融合良好,呈现釉熟而胎不熟的特点。现代仿品泥料粗细不同,多经现代化设备加工,与古代存在差异。 釉色:宋金时期的磁州窑瓷器釉层厚润,如冰玉般质感,釉面上有年代的细密开片裂纹。现代仿品釉色缺乏滋润感,化妆土白度缺少暖调。
5、宋金时代的磁州窑瓷器具有十分厚润的釉层,有着如冰似玉的感觉,并且釉面有经历年代的细密的开片裂纹,现代仿品则没有这样的特征,如釉色缺乏滋润感,化妆土的白度缺乏暖调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