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的复杂棋局中,飞鹿股份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引发广泛关注。公司在推进 3.23 亿元定增募资的同时,原控股股东章卫国通过协议转让股份并委托表决权,完成控制权变更。一边是原实控人章卫国通过“股份转让+表决权委托+定增”组合拳套现1.39亿元撤退,另一边是骁光智能以8.08元/股的定增价低位入主,而高管股东们却在消息公布前“精准”减持。高管股东集体减持,新主空壳入主,飞鹿股份的资本运作引发市场对“低买高卖”套利的质疑。
近期,飞鹿股份股东大会通过《关于公司符合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条件的议案》,公司3.23亿元的定增方案取得进展。
飞鹿股份控制权变更采用了一套精心设计的“三步走”方案。2025年8月22日,章卫国与骁光智能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转让5.02%股份(1100万股,作价1.39亿元。每股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2.6694 元)。
随后,章卫国将剩余13.69%股份的表决权委托给骁光智能,使后者表决权比例达到18.71%,成为控股股东。
这一设计的关键环节在于定向增发:公司拟向骁光智能定向增发3200万-4000万股,募资3.23亿元。定增完成后,骁光智能持股比例将升至17.14%-19.70%,彻底巩固控制权。
接盘方骁光智能成立于2025年8月6日,被质疑是专为此次交易设立的“空壳”平台,其实际控制人杨奕骁具有投资背景。公开信息检索发现,一位同名“杨奕骁”人士曾活跃于“华玺财富”公众号(该平台主营P2P业务)。
飞鹿股份近年来业绩持续恶化。2024年净亏损1.4亿元,同比下滑776%;2025年上半年继续亏损。
财务风险不断累积。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77.39%,公司账上1.07亿元货币资金难以覆盖3.59亿元短期债务及2.34亿元长期债务。
本次定增价格定为8.08元/股,而章卫国向骁光智能协议转让股份的价格为12.6694元/股,这一价格较定增价 8.08 元高出 56.4%,定增价格显著低于协议转让价,形成明显的 “高卖低买” 价差,引发市场对定价公平性的质疑。
市场各方应关注飞鹿股份新实际控制人是否真正具备产业整合能力,避免使上市公司沦为资本玩家的套利工具。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而言,资本运作只能解一时之渴,唯有通过技术创新与治理优化筑牢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