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早盘,医疗板块大面积回暖,A股最大医疗ETF(512170)溢价拉升逾1%,成交超2.4亿元。该ETF最新规模为258.49亿元,在全市场医药医疗类ETF中高居首位。
成份股方面,福瑞股份、乐普医疗、中源协和表现最为突出,涨幅均超3%。另一方面,英科医疗、华大智造表现较弱,跌逾1%。
值得关注的是,医疗ETF(512170)资金面或现重大信号!近日其场内价格围绕60日均线震荡,巨量资金开始“抄底”,截至10月14日,512170近3日连续吸金合计6.75亿元。
消息面上,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于10月13日在张江开幕,聚焦全球创新药械发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获批国产1类创新药30个(占全国17%)及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45个(占全国20%),“新优药械”政策推动196种创新产品加速入院。
信达证券指出,医药生物行业短期受政策扰动影响,但长期产业趋势未改。中国创新药企业在全球具备竞争力,CXO行业景气度复苏,业绩增长有望重塑信心。高端医疗器械领域院内招采恢复驱动增长,消费医疗需求逐步修复,出海订单修复,高端耗材渗透率持续提升。建议关注三季报行情及高景气赛道。
东吴证券指出,关税政策对医疗器械影响较小,看好内需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CXO板块中CRO服务不受关税影响,CDMO直接影响有限,长期看中国CRO/CDMO仍具全球竞争力。
医疗ETF(512170)及其联接基金(联接A:162412,联接C:012323)被动跟踪中证医疗指数,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康德、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爱尔眼科、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爱美客、新产业、惠泰医疗、鱼跃医疗。
数据来源于沪深交易所、公开资料等。
风险提示:以上产品由基金管理人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须谨慎!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