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人工智能时代已来临,其对从业者的影响也已显现。
包括摩根大通和高盛在内的大型银行正公布计划,围绕人工智能重新规划业务模式 —— 这项技术可实现知识型工作的规模化处理。
这意味着,即便今年华尔街迎来 “丰收年”(交易和投行业务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超额收入),且这通常并非行业控制招聘人数的时期,这些银行的招聘规模仍在缩减。
摩根大通在周二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表示,尽管利润同比增长 12%,达到 144 亿美元,但员工总数仅增长 1%。
该银行首席财务官杰里米・巴纳姆向分析师透露,由于摩根大通正在各业务线部署人工智能,管理层已接到指令,避免新增招聘。
摩根大通是全球市值最高的银行,在大众金融和华尔街金融领域均处于巨头地位。上月,摩根大通计划将人工智能融入银行的所有客户体验、员工工作流程及后台运营环节。
巴纳姆周二表示,对于任何特定需求,银行 “坚决反对条件反射式地选择招聘更多员工”。截至 9 月,摩根大通员工总数为 318,153 人。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本月向彭博社表示,人工智能确实会淘汰部分岗位,但公司将对受影响员工进行再培训,且整体员工规模仍有可能增长。
“控制招聘规模”
在竞争对手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戴维・所罗门周二也发表了关于公司如何围绕人工智能重组的愿景声明。此前一个季度,高盛利润激增 37%,达到 41 亿美元。
所罗门在本周发给员工的备忘录中称:“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潜力,我们需要在运营的各个层面提升速度与灵活性。”
他表示:“这不仅意味着对现有平台进行改造,更需要从前端到后端全面审视我们的人员配置方式、决策流程,以及对生产力和效率的思考模式。”
对员工而言,这一战略的直接影响是:所罗门透露,高盛今年将 “控制招聘规模增长”,并进行小规模裁员。
备忘录显示,高盛的人工智能项目需数年时间才能落地,其成效将通过多项目标衡量,包括改善客户体验、提高盈利能力与生产力,以及优化员工工作体验。
高盛发言人詹妮弗・祖卡雷利表示,尽管该项目首先着眼于流程重构(如客户开户、销售流程等),但今年高盛的整体员工数量仍在增长。
受科技行业启发?
美国大型银行关于人工智能的表态,与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头的立场一致 —— 这些科技公司的高管已告知员工,需为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做好准备,包括招聘冻结和裁员。
今年,随着人工智能底层模型能力不断提升,且投资者对 “人工智能领先企业” 更为青睐,各行业公司对人工智能给员工带来的潜在影响也愈发直言不讳。
在银行业,主流观点认为,运营岗位的员工最容易受到人工智能引发的岗位变动影响。
例如,今年 5 月,摩根大通一位高管曾向投资者表示,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应用,未来五年即便业务量增长,运营及支持部门的员工数量也将至少减少 10%。
在高盛,所罗门似乎向公司 48,300 名员工发出警示:未来几年,部分人可能会面临挑战。
他在备忘录中称:“我们并非轻率做出这些决定,但这一过程是股东、客户及员工对高盛长期活力的期望所在。高盛的成功历来不仅源于适应变革,更在于预见并拥抱变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