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10月29日晚间,常熟银行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该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0.52亿元,同比增加8.1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7亿元,同比增加12.82%。
单季度来看,该行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9.9亿元,环比下滑3%。其中,利息净收入24.28亿元,环比下滑4.5%;非利息净收入5.62亿元,较第二季度的7.68亿元环比下降27%。
就此,10月30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该行披露电话进行采访,对方工作人员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访。”
单季度营收环比下滑
从前三季度业绩表现来看,常熟银行核心营收能力较强,归母净利润依然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常熟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9.84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投资收益16.69亿元,同比增长25%。不过,该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6亿元,较去年同期损失金额扩大了40%。资产处置收益616.5万元,同比减少55%。与此同时,汇兑收益也出现大幅下滑,今年前三季度为3904万元,同比减少69%。
对此,华创证券金融业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师徐康表示,今年上半年非息收入主要起支撑作用(中收和其他非息收入均高增长),但三季度由于利率和汇率波动,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和汇兑损益下降,并且去年同期投资收益高基数,单季其他非息同比下降22.2%,中收仍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较上半年下降,因此前三季度营收增速较今年上半年下降近2个基点至8.15%。
单季度来看,常熟银行第三季度营收环比下滑3.26%,此前该行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4%,较第一季度17%的环比增幅来看,增速明显放缓。
分收入结构来看,还是非息收入拖累了单季营收增速。今年第三季度,常熟银行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均出现下滑,较第二季度分别下降4.5%、27%。此外,与去年同期相比,非利息净收入中,汇兑收益、资产处置收益均大幅下滑,分别同比减少68.8%、54.83%。
资产负债方面,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常熟银行总资产4022.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2%,其中贷款总额2567.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存款总额312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5%。
截至2025年9月末,常熟银行不良贷款率0.76%,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62.95%,较上年末下降37.56个百分点;拨贷比3.52%,较上年末下降0.34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66%、11.19%、11.14%,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53、0.05、0.04个百分点。
净息差下行趋势放缓
值得一提的是,身为农商行“尖子生”,常熟银行净息差水平在A股上市银行中持续保持领先。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常熟银行净息差为2.57%,较去年年底的2.71%下降了14个基点,但对比同业来看,这一数据依然“遥遥领先”,堪称“净息差之王”。
常熟银行也在第三季度报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在贷款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的行业背景下,该行主动优化存款结构,深化成本管控,积极增户扩面,挖掘优质资产,净息差及净利差下行趋势逐季放缓,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徐康团队的研究也显示,常熟银行第三季度日均净息差2.57%,环比仅下降1个基点,降幅较二季度收窄,单季净息差(期初期末口径)企稳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三季度,除了常熟银行净息差下行趋势放缓,多家银行上市银行净息差也显现出逐步企稳的迹象,有的银行净息差环比持平甚至小幅回升。
对此,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近期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的净息差数据出现积极变化,显示出银行业经营压力正在边际缓解。
“净息差表现分化背后,是各家银行主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推进业务转型的努力。”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补充道,一些银行通过加大高收益资产配置、压缩低收益资产占比,提升资产端收益率;同时,优化负债结构,降低高成本存款占比,控制负债端成本,从而减缓净息差下行压力。部分银行净息差环比回升,更直接体现了其在资产负债管理上的成效,表明银行有能力通过主动作为应对市场变化。
“当前银行业正处于从‘主动压降成本’向‘资产收益修复’转换的关键时期。”薛洪言进一步表示,随着四季度资产端重定价压力进一步减轻,加上存款成本下降的滞后效应继续显现,预计银行业净息差将呈现环比小幅改善的态势。
“虽然不同银行因资产负债结构差异仍表现出分化特征,但总体来看,净息差下行周期已接近尾声,边际改善的拐点正在逐步形成。若能延续这一趋势,将有效增强银行业的盈利稳定性和信贷投放能力,不过全面拐点的确认仍需观察资产端收益修复的可持续性以及宏观经济复苏的实际力度。”薛洪言如是说。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