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创业板指与深证成指均下跌近2%。在市场整体回调的背景下,红利低波ETF(512890)逆势上涨1.08%,收报1.217元,当日换手率为3.62%,成交额达9.13亿元,居同类ETF首位。
资金流向方面,红利低波ETF(512890)持续受到资金关注。近5个交易日净流入3.3亿元,近10个交易日净流入4.1亿元,近20个交易日净流入35.1亿元,近60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30亿元。截至2025年11月3日,该ETF流通规模为249.88亿元。
最新定期报告显示,红利低波ETF(512890)前十大重仓股当日多数上涨。具体包括中粮糖业、南钢股份、成都银行、大秦铁路、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四川路桥,持仓占比如下:
消息面上,三季度险资持续增持银行股。工商银行三季报显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新进入其前十大股东,截至9月末持股7.57亿股,占比0.21%。农业银行三季报也显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进入前十大股东,持股49.13亿股,占比1.4%。此外,无锡银行、南京银行和常熟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中,也均有险资在三季度新进。
华泰证券分析认为,“险资+产业资本”或成为未来银行板块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险资作为权益市场潜在的重要增量,预计将偏好盈利稳健、股息率较高的银行股。地方国资也在积极加大对本地银行股的投资力度,资产管理公司(AMC)亦增持多家全国性银行,介入力度较大且普遍进入董事会。华创证券指出,2025年三季度银行板块持仓处于历史低位,投资价值显现。红利策略仍具配置价值,银行股中长期投资逻辑持续。随着大行定增方案落地及中期分红推进,叠加多家银行发布估值提升计划,具备高股息率和资产质量安全边际的银行股仍具备绝对收益潜力,建议关注区域优质且拨备覆盖率较高的中小银行,如成都银行、江苏银行、沪农商行。同时,可关注低估值股份行在ROE提升方面的机会,例如浦发银行。在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客群基础扎实、风控能力突出的银行有望在基本面和估值方面展现更大弹性。近期政策密集出台有助于稳定银行资产质量预期,释放信贷稳定增长信号。若政策能有效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并带动地产与消费回暖,顺周期策略将具备较大空间。
红利低波ETF(512890)成立于2018年12月,作为稳健型投资工具表现突出。截至2025年11月3日,该基金累计回报率达140.72%,不仅超越业绩比较基准,在502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75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在2019至2024年间连续六个完整年度均实现正收益,成为A股市场极少数达成“连续六年年度正收益”的股票型ETF。投资者可将红利低波ETF(512890)作为资产配置中稳健收益的核心组成部分,并通过定投方式平滑成本、降低短期波动风险。无股票账户的投资者也可通过其场外联接基金进行配置(A类份额代码:007466;C类份额代码:007467;I类份额代码:022678;Y类份额代码:02295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