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张晓云
7月15日,杭州银行(600926.SH)发布公告,公司5%以下股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计划减持所持股份,拟将所持有的共计5078.94万股全部清仓减持。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人寿是杭州银行于2009年引进的险资财务投资者,先后两次增持了杭州银行股份,参股和增持合计出资约16.35亿元。2016年,杭州银行成功登陆A股主板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人寿第四次宣布减持杭州银行。和此前一样,中国人寿将此举归因于“自身资产配置需要”。
今年以来,杭州银行股价屡创历史新高,“杭银转债”达到强赎条件成功转股,资本得到补充,中国人寿为何在此时选择清仓减持?
多位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杭州银行属于优质资产,其估值近期处于高位,险资逢高减持在情理之中。
7月16日,杭州银行开盘价为16.70元/股,跌1.30%。
“清仓式”减持
据杭州银行披露,股东中国人寿拟在公告披露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5078.94万股。
截至公告披露日,中国人寿持有杭州银行股份总数50,789,430股,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0.70%。
这意味着,如果按这一计划上限减持,中国人寿将“清仓”持有的杭州银行股份。
经界面新闻查询和统计,中国人寿此前曾三次减持,已合计兑现收益共30.42亿元,加上当前持股市值(按16.92元/股计约8.6亿元)及历年分红测算,净投资收益率超180%。
具体来看,2021年,中国人寿首次减持5589.43万股,减持价格区间为14.6-15.6元/股,减持总金额为8.43亿元,持股数量降至2.29亿股。
2023年,中国人寿再次减持1.19亿股,减持价格为12.05元/股,减持总金额高达14.29亿元,持股数量降至1.10亿股。
到了2024年,中国人寿第三次减持5930.28万股,减持价格区间为11.84-14.42元/股,减持总金额达7.7亿元,持股数量仅剩5078.94万股。
如今,中国人寿再次宣告将“清仓式”减持,若后续落地,中国人寿将结束与杭州银行这段长达16年的合作共赢之旅。
而作为5%以下的股东,中国人寿减持为何还需要公告?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中国人寿是杭州银行上市前持股5%以上股东,在杭州银行IPO募集说明书中作出了公告承诺。
如何看待险资减持?
地处经济十分活跃的浙江,杭州银行已成长为头部城商行。近年来,杭州银行基于持续良好的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近期股价持续创历史新高。
上市以来,杭州银行净利润年化增长近20%。2022年-2024年,杭州银行分别实现净利润116.79亿元、143.83亿元、169.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11%、23.15%、18.63%,2025年第一季度,该行实现净利润60.21亿元,同比增长17.30%,效益增速连续多年排名上市银行前列,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杭州银行不良贷款率0.76%,拨备覆盖率超过530%。
日前,杭州银行资本补充取得重大进展,近150亿元可转债成功转换为股票。此次可转债转股,是杭州银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外源性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转股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超9.7%。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本次险资减持,以及杭州银行为代表的银行股股价持续创新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上市后获利股东市场化退出是市场惯例,很多上市银行也在上市后几年遇到类似情形。中国人寿此前持有杭州银行长达16年,减持基于险资适时兑现盈利的正常资产配置策略。
据测算,杭州银行2024年度净利润较2016年度增长3.3倍,每股分红(经转增调整)同样增长3.3倍,现金分红总额增长4.4倍。
长江证券研报分析认为,保险资本依然看好并重点配置银行股。从上市银行公开信息来看,中国人寿今年以来对于股份行、优质城商行均进行了重点增配。杭州银行是当前银行股资产质量和利润增长龙头,高ROE优势可持续,坚定看好价值重估。
有人退场,也有人进场。今年以来,多部门密集发布政策引导长期资金入市,2025年年初,新华保险斥资43亿元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5.45%股份。
近期有红利主题基金经理表示,“传统红利,特别是银行股价涨幅过大,股息率吸引力在下降。”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向界面新闻表示,截至7月15日,杭州银行年内上涨15.81%。不过,从估值上看,其PB为0.98,已经接近1,同期申万银行指数PB仅为0.63。由此可见,杭州银行估值已经上升到高位水平,因此险资对银行股的增持可能是持续的过程,但可能在银行股上有一些高切低的操作。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向界面新闻表示,股东减持对银行估值的影响通常取决于多个因素,近期多家银行大股东减持主要是出于自身资金需求或战略调整,并不是因为对银行基本面的悲观预期。因此,尽管部分银行的大股东减持,但其估值指标并未出现大幅波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