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花卉扇面 ,以及扇面花卉画作品欣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如何画扇面画花
画芙蓉花扇面:步骤一:首先,用浓一点的曙红画出一个个小扇子形状的花瓣,左右包裹着花心向外舒展开来。步骤二:继续用曙红,但笔尖颜色调多一点水,由中心往外逐渐变淡,形成层次感,使花朵看起来更加立体和生动。
扇面作画,水分一时渗不下去,墨色浮在纸面缓慢蒸发,凸处先干墨色浅淡,凹处后干且墨色浓重。操作中需掌握特性酌情运用笔、墨、水、色。适合画在扇子上的图案 适合画在扇子上的图案有各种书法、山水画、荷花、人物画像、梅兰竹菊、牡丹等。分为四类:山水寄情、花鸟娱心、容影随性、诗文咏志。
团扇多为圆形,一是将全部文字写在圆形外轮廓内;二是可以取圆中部分进行构图,宜留白透气,此种形式变数最多,尤需匠心;三是将主要内容写毕,再辅以题跋或款识,也能活跃画面,吸引人的视线。至于环形书写,以及其他异形扇面,只能偶尔为之,不可滥制。否则,便有哗众取宠,成为杂耍之嫌。
折扇一般是裱褙好才画的,折痕明确,兰花叶子线条较长,国画家绘制时很注意表达兰花叶子舒展流畅蕴籍的资质,所谓喜气写兰,怒写竹---在折扇上写兰容易把兰叶断成一段一段的,横生枝节.在折扇上用工笔画兰的也不太少,古人团扇写兰较多.我记得在博宝商城上看过一副扇面兰花的中国画。
(4)运用水墨形式创作扇面画,不要将画面安排得太满,有时适度的空白也会产生丰富的效果。 欣赏多幅扇面画作品。并请学生点评这些作品的精彩之处。
中国美术学院馆藏近代扇面小品清赏
此外,馆藏中还有如王成烈的《山水》、吴伯滔的《山水》、陈麒与陆恢合作的《兰石图》、张子祥的另一幅《花卉》以及汪桢的《驴背行图》等扇面小品,均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和才华。这些扇面小品不仅是中国美术学院的重要馆藏,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瑰宝。
若能巧妙利用扇面纸质、纸性的特点作画,则能产生在其他画纸上得不到的独特艺术效果。随形布势扇面上宽下窄、狭长而弯曲。这种特定的幅式要求在构图上也应做特殊安排。扇面虽小却能容纳中国画中的各种题材,山水、人物、花鸟等科目都可以表现,工笔、没骨、写意等技法都能运用。
笔墨技巧扇面因为纸面光华且不平整,画者首先要擎得住笔,勾描过程中执笔略低些,手腕放松些,根据设计好的构图和造型并注意到扇面折痕的避让。在有限的画面上争取做到提按自然而断续合理;使转灵活而收放有度。再一点就是控制好笔中的水分和墨色的浓度。
一般都是色调清淡,构图疏朗,与暑热浮躁形成反差,给人以精神和心理慰藉。如今,随着引风蔽日等使用功能逐步消退,扇面画题材不再有局限性。依照人们和欣赏情趣变化,各类艺术创作取材日益丰富,扇面画创作题材也应更加宽泛。但是,扇面画做为一种把玩清赏小品,选题还是要以轻松愉快,闲适恬静为好。
作品《西疆》参加《开封市书法美术作品展》在郑州升达艺术馆的展出。2002年12月25日在河南博物院举行《李抱一国画作品展览》、《李抱一国画艺术》--古代人物卷、西域风情卷、扇面.小品卷画集首法仪式。2003年2月在郑州轻工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任客坐教授,讲授中国画专业课。
花鸟扇面作者简介
李育,这位清代的杰出画家,以其字“梅生”在艺术界独树一帜。他出生于甘泉,现今位于江苏扬州,曾师从朱本,与李绂尘并称“南北李”,一同享誉画坛。李育擅长人物、花鸟以及各种绘画品种,他的写意花卉木石作品尤其引人注目。他融汇各家之长,笔触豪放,色彩运用自如,展现出“心手相和,色墨并施”的高超技艺。
苏百钧,扇面画艺术家,其简介如下:基本信息:苏百钧于1951年在广州出生。他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荣获硕士学位。目前,他担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副教授,同时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以及广东美术家协会和广东美术创作院的成员。
苏百钧,这位艺术家于1951年在广州出生,他的艺术生涯始于广州美术学院的深厚底蕴。1987年,他从中国画系毕业,荣膺硕士学位,展现出卓越的学术成就。目前,他担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副教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更是广东美术家协会和广东美术创作院的活跃成员。
“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社藏珍品件件惊艳!
1、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社藏珍品概览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
2、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是海内外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金石篆刻专业艺术社团,为首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篆刻艺术”的传承代表组织,印社孤山社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西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3、西泠印社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主要原因如下:历史悠久且成就卓越: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年,是海内外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金石篆刻专业艺术社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