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在9月的FOMC会议上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市场普遍认为,本次降息意味着政策重心正在从抑制通胀逐步转向稳定增长和就业。
本次降息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未来路径与节奏仍存不确定性。部分机构认为,降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美国利差优势的担忧,或将带动部分亚洲央行释放宽松信号;亦有机构指出,本次基调偏鸽派,未来存在超预期降息的风险。同时,亦有观点提醒,美联储仍将以经济数据为主要依据,通胀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或将长期存在,使后续操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资本市场影响方面,多家外资资管机构指出,随着全球资本加速再平衡,外资对A股与港股的配置需求有望显著提升。从全球权益市场视角看,非美市场被普遍看好,尤其是中国、日本与欧洲。
政策重心转向,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
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在9月FOMC会议上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在会后声明中,美联储认为,就业的下行风险在上升,为了平衡通胀和就业风险,此次风险管理型降息是合适的。市场普遍认为,此举标志着政策重心正逐步从应对通胀黏性转向关注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
基于此,多家外资机构对本次降息及未来政策路径展开了解读。富达国际亚洲经济学家刘培乾表示,此次降息显示出美联储将政策关注焦点从通胀黏性转向劳动市场疲软的迹象。尽管未来进一步降息路径仍不确定,并取决于数据表现,但此次降息以及市场对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已部分缓解市场对美国利差优势的担忧。
刘培乾进一步表示,这或会推动部分亚洲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尤其是面临较大本地经济压力的经济体。整体而言,亚洲区政策立场将更趋宽松,但由于各地经济状况不同,例如当地通胀走势、出口提前出货所带来的回调程度,以及对美国和中国内地等主要经济体增长动态的依赖程度,都会令政策分歧持续。
路博迈则将目光集中在经济预测和点阵图上。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025年降息3次,2026年和2027年均降息1次,降息节奏有所“前置”。不过,路博迈集团对于美联储未来降息路径的预测和点阵图略有不同,他们认为,美联储在本次降息25个基点后,11月和12月还有两次降息,预计全年降息3次,2026年降息1次,最终中性利率降至3.5%,略高于点阵图的水平。
宏利基金认为,本次会议基调整体偏鸽派,明年需要依靠后续美国数据变化判断。预计后续随着美联储人事的变动,市场可能会给美联储独立性减弱的定价,明年降息预期存在超预期可能,需要持续关注。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此次降息定调为风险管理式降息,近期美联储关注的重点从通胀上行风险转向增长下行风险。从美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周期的特征来看,美国本次降息整体属于偏预防性,而非应急性宽松,后面通胀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也将影响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的节奏和幅度。
联博基金则分析称,美联储强调将继续视经济数据状况做出决定,鲍威尔一再强调,任何政策路径都是有风险的。目前来看,劳动力市场和通胀的矛盾可能长期存在,这也会让美联储后续的工作更加困难,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剩余的两次FOMC会议上各降息25个基点。
降息预期加速释放,全球资本流向或迎新拐点
从市场表现来看,路博迈观察到,在此次美联储降息后,美股基本走平,体现出市场已提前基本消化了此次25个基点的降息,整体降息路径也没有超出预期范围。
路博迈预计,未来几个季度,标普493成份公司将缩小与“七巨头”的盈利差距。相对于大盘股而言,小盘股的盈利前景同样乐观,推动这一复苏的是美联储进一步货币宽松的前景。从全球权益市场来说,路博迈更看好未来非美权益市场的机会,尤其是中国、日本和欧洲。
从海外角度看,美元的走弱也有望推动全球资本再平衡,外资回流A股与港股的需求预计也将显著增强。宏利基金分析称,美国降息后,可能带动全球经济基本面再度共振上行,需要持续关注降息后基本面变化。同时也要关注美联储降息后打开的政策空间,叠加目前经济压力依旧较大,关注政策是否跟进稳定经济增长,以实现全面目标。
从资产影响来看,宏利基金认为,伴随着后续降息的进一步演进,如果出现鸽派降息的情况,美债利率的陡峭化仍有可能发生。对于美股而言,关税对盈利影响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科技板块的增长预期,叠加美联储降息对估值的支撑,有盈利支撑的高质量成长风格表现仍然可期。因此,如果未来美联储的独立性进一步受损,投资人可能对美债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尤其是长端美债。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美债利率还没有计入这种情景,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