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财务造假长达四年,22亿融资涉欺诈发行,2.29亿罚单下的*ST东通(维权)面临强制退市命运。
东方通正处于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中。2025年9月12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揭露了这家上市公司连续四年财务造假的严重违法行为。
股价异常波动背后的退市危机
近日,*ST东通发布公告,公司股票在2025年9月23日和24日连续2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而该公司刚在9月中旬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深圳证券交易所已决定自2025年9月15日起对公司股票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目前,*ST东通可能触及相关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如果证监会正式处罚决定书认定的事实与事先告知书一致,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今年,东方集团、普利制药、卓朗科技等上市公司同样均因财务造假收到预处罚,并触及退市,随后监管的正式处罚宣告这些上市公司正式告别A股。所以根据以往案例,东方通的结局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刘鹏律师表示意味着东方通距离退市就差证监会的一纸正式处罚,近几日该公司股价异常上涨,投资者注意切忌火中取栗。(刘鹏律师专栏)
四年财务造假细节全曝光
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揭示了*ST东通财务造假的全貌。
造假行为主要集中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通过全资子公司泰策科技虚构业务等方式系统实施。
虚增收入规模:2019年至2022年,公司分别虚增收入6145.10万元、8485.06万元、12550.58万元和16052.95万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比例从12.29%攀升至17.68%。
虚增利润情况:更为严重的是利润虚增,同期分别虚增利润5222.79万元、5877.42万元、7948.22万元和12369.20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比例高达34.11%、22.72%、30.35%和惊人的219.43%。
这些数据表明,*ST东通的财务造假并非偶发行为,而是系统性、长期性的造假活动,且金额逐年增大,2022年虚增利润甚至超过了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两倍。
22亿融资欺诈发行问责
除了财务造假外,*ST东通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还构成了欺诈发行。
该公司于2022年6月至11月多次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募集说明书》申报稿或注册稿,最终于2023年6月完成发行,发行股数1.0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高达22亿元。
问题在于,这些募集文件引用了公司2019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虚假财务数据,构成了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违法行为。
这一欺诈发行行为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的诚信基础,也是证监会决定对该公司采取最严厉处罚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于上述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等违规事实,证监会对其重罚2.29亿,实控人市场禁入10年。体现了证监会“零容忍”的态度。
退市进程与投资者应对
目前,*ST东通正处于退市进程的关键阶段。公司股票已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深交所将根据证监会的正式处罚决定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刘鹏律师指出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最重要的是:
密切关注公告:关注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
理性决策:充分认识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避免盲目跟风。
维权准备:符合维权条件的投资者应提前准备相关材料,包括对账单、账户证明等。
随着证监会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更多保护。目前投资者索赔刻不容缓。公司退市风险高悬,但上市期间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并不会就此消除,现符合以下任意区间的即可参与:(东方通维权入口)
(1)于2023年4月27日-2024年4月29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4月30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2)于2020年4月29日-2025年4月14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5年4月15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本文由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刘鹏律师供稿,不代表新浪财经的观点。刘鹏律师,专注证券维权19年,自2006年执业以来,成功为中青宝、国华网安、劲嘉股份(维权)等 300 余家上市公司的中小投资者成功维权,案件在办数量超过 14000 起,胜诉率达 99.2%。作为业内资深证券维权律师,刘鹏律师精准把握案件核心,诉讼经验丰富,索赔策略高效,为投资者争取最大权益,维权实力行业领先。证券维权,选对律师是关键!专业决定胜算,经验确保结果,首选刘鹏律师,让您的索赔更稳妥、更高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