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云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高市执政和美日同盟强化对中日关系构成巨大挑战,但也要看到高市外交的内外制约因素。中日关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积极寻找增长点、不断培育中日关系的内生动能非常重要。
2025年10月21日,高市早苗正式就任日本第104任首相。不到一周,美国总统特朗普到访日本,高市外交随即开启。这是特朗普时隔六年多首次访日,也是再次入主白宫后的第一次到访。
日本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友,特朗普此访备受关注。高市执政三天后宣布,2025年度内日本防卫费增加到GDP的2%,也就是说该目标将提前两年实现。同时,将在明年末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个安全政策重要文件进行修改。美日首脑会谈期间,特朗普对日本提高防卫开支和购买美国军事装备大加赞赏。他还和高市同乘总统专用直升机,到停泊在横须贺的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上与美国士兵见面,以展示美日同盟的牢固。
▲10月21日,在日本东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中)在临时国会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后起身致谢。
高市早苗是日本自民党内硬核保守右翼的代表性人物,由于以往对华态度强硬,她当选首相引发了对中日关系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担忧。特朗普访日之际,高市高调突出建构日美同盟黄金时代,这是否会进一步冲击中日关系?
首先,高市外交今后如何展开,先要取决于日本国内政治动态变化和其内阁的执政可持续性。高市是日本首位女首相,从国内政治结构角度看,她更是日本真正走向多党制时代的首位首相。1955年自民党建党以来,在几乎整个冷战时代,日本政治的基本结构是自民党一党独大。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党政治经历了一段时间动荡。世纪之交,自民党和公明党结成联盟,自公联合政权成为过去20多年日本政治的基本结构,为日本政治带来一定稳定性和可预测性。2024年10月组建的石破茂内阁,先后在众参两院选举中失利,使执政联盟失去多数席位,这是自民党建党以来首次,日本政治开始走向多党化。高市当选自民党总裁后,公明党退出两党联合,结束了长达26年的联盟关系,这是压倒自民党主导政治的最后一根稻草,日本政治正式进入多党制时代。
高市内阁执政的可持续性,除了取决于自民党内的团结,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执政党与在野党达成政策共识的速度和方式。在多党制政治结构下,高市内阁要实现执政可持续性,必须走“中道保守”的道路,如此才能汇聚更多支持。多党制尽管会减少日本政治的可预测性,但也是日本社会利益多元的一定体现。在对外关系上,高市如果过度强硬和保守,将会分散执政党与在野党政策磋商的精力,自民党内也会出现不同声音,从而不利于长期执政。这也是为什么她尽量规避不谈靖国神社等问题的原因。
▲10月28日,特朗普与高市早苗共同登上美军“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向驻日美军发表讲话。
其次,中美关系走势,以及特朗普对日经济政策动态,将是影响高市对华政策的最大外部因素。与拜登政府不同,特朗普在同盟关系上不突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因素,而是以实用主义为原则。第二次执政后,特朗普多次表达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的愿望。尽管美国对中国多次采取超高关税威胁,但中国坚定维护自身利益与敞开谈判大门相结合,双方五次高级别经贸谈判都取得明显成果。日本国内对特朗普在对华经贸谈判中妥协、同时对同盟国态度严厉有诸多不满。1972年,尼克松总统在事先没有通知日本的情况下决定访问中国,被日本称为“尼克松冲击”。因此,对于美国在对华方面可能出现的越顶外交,日本始终有担忧。高市同样会防备可能出现中美关系改善的“特朗普冲击”。
与此同时,美日今年7月达成的关税谈判协定也将对高市外交构成挑战,特别是如何推进日本对美5500亿美元投资承诺将是焦点。此次特朗普访日,双方就电力等一系列领域签署了备忘录,但具体项目选定尚未开始。550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外汇储备的40%,如此巨资如何使用,将直接关乎日本经济的发展潜力,也将成为今后日美同盟内部博弈的重要内容。中国是日本最重要的经济伙伴,日本在经济上完全追随美国并不现实。
高市执政和美日同盟强化对中日关系构成巨大挑战,但也要看到高市外交的上述内外制约因素。中日关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积极寻找增长点、不断培育中日关系的内生动能非常重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